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意思:这个主意我曾经得到,都归顺镜子中。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心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和觉悟的深刻见解。
首句“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表达了作者对于执着于分别、见解的批判,认为这些会阻碍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如果存在分别心,就会对事物产生主观的看法,从而阻碍了对事物真实面貌的观察。这样的执着和偏见就像盲人看不见世界一样。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表达了作者通过以身体为观察工具,理解色即是空的观念。身体是五蕴之一,是物质的基础,而空则是佛教中无形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通过观察身体,理解到物质世界的虚幻性质。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理解无生,才能真正理解道。无生是指没有生起、没有变化的意思,这与佛教中的无常观念相联系。而取相是指执着于外在的形象和表现,这句话表达了只有超越这种执着,才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已经达到觉悟的自信,认为所有的人都能够将心归向觉悟的境界。心镜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代表觉悟的境界,能够映照万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所有人的鼓励和引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觉悟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超越分别、执着,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达到无生的境界。同时,也鼓励所有的人将心归向觉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