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心镜》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意思:这个主意我曾经得到,都归顺镜子中。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心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和觉悟的深刻见解。 首句“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表达了作者对于执着于分别、见解的批判,认为这些会阻碍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如果存在分别心,就会对事物产生主观的看法,从而阻碍了对事物真实面貌的观察。这样的执着和偏见就像盲人看不见世界一样。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表达了作者通过以身体为观察工具,理解色即是空的观念。身体是五蕴之一,是物质的基础,而空则是佛教中无形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通过观察身体,理解到物质世界的虚幻性质。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表达了作者认为只有理解无生,才能真正理解道。无生是指没有生起、没有变化的意思,这与佛教中的无常观念相联系。而取相是指执着于外在的形象和表现,这句话表达了只有超越这种执着,才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已经达到觉悟的自信,认为所有的人都能够将心归向觉悟的境界。心镜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代表觉悟的境界,能够映照万物。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所有人的鼓励和引导。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觉悟的深刻理解,认为只有超越分别、执着,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质,达到无生的境界。同时,也鼓励所有的人将心归向觉悟的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存分别见,真是与盲同。
常以身为观,因知色即空。
无生方会道,取相未成功。
此意吾尝得,皆归心镜中。

关键词解释

  • 归心

    读音:guī xīn

    繁体字:歸心

    英语:converted to (religion)

    意思:(归心,归心)

    1.诚心归附。
    《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