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早朝思退居》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意思:只有惭愧年老多病穿朝服,不要担心饥寒计俸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早朝思退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严寒的霜夜中,孤独地熬夜,忽然思念起过去闲居的生活,感叹现在虽然身居高位,但生活并不如过去自由舒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 首联“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描绘了霜寒月苦的夜晚,作者孤独地熬夜,忽然思念起过去闲居的生活。用“欲明天”形容长夜难熬,不禁让人想起浩然之诗,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 颔联“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过去闲适生活的向往。夜半寒灯,孤独难熬,不如在温暖的被窝中睡到日高。这一对比,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追求舒适生活的渴望。 颈联“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描述了作者身为官员,虽然身披朝服,但年老多病,不禁感到惭愧。而生活无忧,不需要为饥寒而忧虑,则表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不安。 尾联“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最后作者表达了随遇而安的态度,认为追求丰足的生活是不切实际的,不如放下执念,回归自然。这一联体现了作者的豁达和超脱,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妥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霜夜孤寂、向往闲适、老病惭愧、随遇而安等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闲适生活的愿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严月苦欲明天,忽忆闲居思浩然。
自问寒灯夜半起,何如暖被日高眠?
唯惭老病披朝服,莫虑饥寒计俸钱。
随有随无且归去,拟求丰足是何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朝服

    读音:cháo fú

    繁体字:朝服

    英语:court dress

    意思: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举行隆重典礼时亦穿着。
    《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

  • 老病

    读音:lǎo bìng

    繁体字:老病

    英语:chronic illness; old trouble

    意思:
    1.年老多病。
    《汉书韦贤传》:“时贤七十余,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

  • 饥寒

    读音:jī hán

    繁体字:飢寒

    英语:hunger and cold

    意思:(饥寒,饥寒)

    1.飢饿寒冷。饥,通“飢”。
    清·顾炎武《顾与治诗》:“士之生而失计,不能取

  • 俸钱

    读音:fèng qián

    繁体字:俸錢

    意思:(俸钱,俸钱)
    官吏所得的薪金。也写作“奉钱”。
    《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唐·元稹《遣悲怀》诗之一:“今日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