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聒龙谣·紫阙苕嶢》 瑶阶回。

瑶阶回。

意思:瑶阶回。

出自作者[宋]赵佶的《聒龙谣·紫阙苕嶢》

全文创作背景

**《聒龙谣·紫阙苕嶢》的创作背景与宋徽宗赵佶的艺术情怀和政治遭遇密切相关**。作为一位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皇帝,赵佶对绘画和书法的热爱深深影响了这首词的创作。他对宫廷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力细腻,善于通过艺术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作为一位皇帝,赵佶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靖康之变后,他被金人掳掠,失去了皇位。这种从权力顶峰跌落谷底的经历,使得他的词作中充满了对失去权力的无奈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在《聒龙谣·紫阙苕嶢》中,赵佶通过自己的艺术才华,将情感融入词中,使得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厚度和艺术的魅力。词中的意象和情感,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失去权力的痛苦和怀念。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或询问专业人士。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阙苕嶢,绀宇邃深,望极绛河清浅。
霜月流天,锁穹隆光满。
水精宫、金锁龙盘,玳瑁帘、玉钩云卷。
动深思,秋籁萧萧,比人世、倍清燕。
瑶阶回。
玉签鸣,渐秘省引水,辘轳声转。
鸡人唱晓,促铜壶银箭。
拂晨光、宫柳烟微,荡瑞色、御炉香散。
从宸游,前後争趋,向金銮殿。
作者介绍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在位初期颇有明君之气,后经蔡京等大臣的诱导,政治情形一落千丈,后来金军兵临城下,受李纲之言,匆匆禅让给太子赵桓,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关键词解释

  • 瑶阶

    读音:yáo jiē

    繁体字:瑤階

    意思:(瑶阶,瑶阶)

    1.玉砌的臺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杜牧《秋夕》诗:“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