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意思:居民半是防御吐蕃的兵马,十里五里屯军营。

出自作者[明]程敏政的《朔州行送王汝璧太守述职西还》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朔州城头塞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军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首联“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以塞外特有的景象开篇,城头云厚,城下风沙如雪,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颔联“赫连古戌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描绘了边疆古堡的景象,白草枯黄,一路角声不断,更显边疆的荒凉和战事的频繁。 颈联“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写出了边疆居民的生活状态,大部分是来防秋的士兵,他们在十里五里间驻扎着军营,生活十分艰苦。 接下来,“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描绘了边疆的和平景象,夜晚军队驻扎,烽火不再燃烧,小孩子在唱歌,似乎在歌颂太平盛世。 随后,“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通过描述一个名叫王郎的人物,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勇猛之气。 最后,“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军民生活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军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期望。诗中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边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朔州城头塞云结,朔州城下沙如雪。
赫连古戌白草枯,一路角声吹不歇。
居民半是防秋兵,十里五里屯军营。
偏师夜坐烽火息,飞挽小儿歌太平。
王郎家世本灵武,明目张髯气如虎。
羽林骄将不敢欺,碛里人耕好田土。
穷州十年多苦辛,奉檄东来觐紫宸。
长官知名圣君喜,边吏有才能几人。
遥遥朔州城,劝子一卮酒。
马蹄明朝向山后,女墙孤月重相思,定倚危楼望南斗。

关键词解释

  • 军营

    读音:jūn yíng

    繁体字:軍營

    短语:兵站 营 寨

    英语:barback

    意思:(军营,军营)

    1.军队驻扎处。
    《后汉书明帝纪》:

  • 居民

    读音:jū mín

    繁体字:居民

    短语:居住者

    英语:inhabitant

    意思: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 防秋

    读音:fáng qiū

    繁体字:防秋

    意思: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兵防守,称为“防秋”。
    《旧唐书陆贽传》:“又以河·陇陷蕃已来,西北边常以重兵守备,谓之防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