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士远长安》 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

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

意思:转蓬都异国他乡,诗酒分别拘禁。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寄士远长安》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君别湖水,天地失清秋》是一首表达离别和思念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感慨。 首联“自君别湖水,天地失清秋”,诗人以湖水为媒介,将离别之情与天地失清秋联系在一起,表达了离别之苦。湖水象征着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而天地失清秋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 颔联“影着孤山树,心随江汉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影子映在孤山树上,以及心随江汉流向远方,进一步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心理的描绘,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诗人用转蓬和拘囚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诗酒各拘囚则表达了诗人对诗酒的热爱,但因离别而无法尽情享受。 尾联“未及祖龙死,咸阳不可留”,祖龙指的是秦始皇,诗人用秦始皇的死亡来比喻自己的离开,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祝福和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咸阳不可留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开故乡的不舍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情感描绘和比喻等手法,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君别湖水,天地失清秋。
影着孤山树,心随江汉流。
转蓬俱异域,诗酒各拘囚。
未及祖龙死,咸阳不可留。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异域

    读音:yì yù

    繁体字:異域

    英语:foreign lands;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some other place; another of the country

    意思:

  • 转蓬

    读音:zhuǎn péng

    繁体字:轉蓬

    英语:wander about like stray leaves in the wind-wandering; adrift; homeless; forsaken

  • 拘囚

    读音:jū qiú

    繁体字:拘囚

    意思:
    1.拘禁;关押。
    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嫂及儿女皆被拘囚。睿略昭宣,宇宙清廓,脱于贼手,并得归京。”
    明·无名氏《精忠记临湖》:“忆昔身遭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