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长史归涪州》 好为题新什,知君思不常。

好为题新什,知君思不常。

意思:爱好题新什,知道你想不常。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送李长史归涪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涪江秋景并抒发思乡之情的五言律诗。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涪江之美,同时又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涪江江上客,岁晚却还乡”,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是一个在涪江上的旅人,岁末之际返回故乡。“岁晚”二字,既交代了时间,又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暮过高唐雨,秋经巫峡霜”,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涪江景色。诗人用“高唐雨”和“巫峡霜”这两个典型的秋天景象,渲染出深秋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 颈联“急滩船失次,叠嶂树无行”,通过对急滩和叠嶂的描绘,展现了涪江地势的险峻和壮观。而“船失次”和“树无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地势的复杂性。 尾联“好为题新什,知君思不常”,诗人通过题写新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知君思不常”,即知道你的心情并不平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澜和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涪江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涪江江上客,岁晚却还乡。
暮过高唐雨,秋经巫峡霜。
急滩船失次,叠嶂树无行。
好为题新什,知君思不常。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关键词解释

  • 不常

    (1).不固定。《书·伊训》:“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孔 传:“天之祸福惟善恶所在,不常在一家。” 汉 张衡 《西京赋》:“不常厥土, 盘庚 作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夫比之为义,取类不常:或喻於声,或方於貌,或拟於心,或譬於事。”
    (2).异常;反常。《晏子春秋·谏下十三》:“作服不常,以笑诸侯。” 吴则虞 集释引 苏舆 云:“言作不常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