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物象、供潇洒。
意思:另外物、供潇洒。
出自作者[宋]周邦彦的《塞垣春·暮色分平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离别之痛和相思之情。
首句“暮色分平野,傍苇岸、征帆卸”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暮色中的平野,苇岸边征帆卸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那么深沉。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离别之夜的场景。
“烟村极浦,树藏孤馆,秋景如画”三句,作者进一步将秋夜的景色具象化,使之如同一幅画一般,色彩丰富,层次分明。这样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的艺术美感,也使得离别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真实。
“渐别离气味难禁也,更物象、供潇洒”两句,作者直接表达了离别的情绪,无法抑制的离别气氛和眼前的景物相融合,更加强了这种情绪的表达。
“念多材浑衰减,一怀幽恨难写”两句,作者开始深入表达内心的情感,由于自己的才华衰退,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深沉的离别之痛和无尽的相思之情。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使诗的情感更加真挚和深刻。
“追念绮窗人,天然自、风韵娴雅”三句,作者开始转向对过去的回忆,对那个风韵娴雅的她在窗前依依不舍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种回忆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使离别的情感得到了更全面的表达。
“漫嗟怨遥夜。又将两袖珠泪,沉吟向寂寥寒灯下”几句,作者再次表达了无尽的相思之情,深夜中,只有泪水伴随着寂寥的灯光,这种相思之苦难以言表。
“玉骨为多感,瘦来无一把”两句,作者以人瘦、玉骨为喻,进一步表达了离别之痛和相思之深。这种形象的描绘使诗的情感更加生动和具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离别之痛和相思之情。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艺术表现力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