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有郑氏章句。
意思:〈律有郑氏注。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古代学者的赞美诗,这位学者就是郑康成,他是一位在胶西地区有着深远影响的儒家学者,同时也是一位精通法律、吏能的优秀官员。诗中通过对郑康成生平事迹和学识才能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诗人首先赞扬了郑康成在胶西地区的影响力,他作为前辈的楷模,其遗风至今仍然影响着后辈。这一句表达了对郑康成高尚品德和卓越学识的敬仰之情。
“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这一联描述了郑康成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才能。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而且还能通晓法律,吏治精明。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郑康成作为一位博学多才、兼通文理的优秀学者的形象。
“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这一联描述了郑康成家庭生活的幸福和他在担任地方官员时的喜悦。他回家时,家人为他祝寿,表达了对他的敬爱和祝福。当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时,他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为当地人民服务。
“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这一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人认为,郑康成所面临的民事问题十分紧迫,但他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尝试着用儒家思想来引导当地人民,弦歌之声仿佛在武城响起,表达了诗人对郑康成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郑康成生平事迹和学识才能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古代学者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将郑康成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这位学者的敬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