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意思:眼界尘虽然染,心源遮蔽已通。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参差岩障、云日龙宫、石净松凉、泉鹤猿猴等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然。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描绘了东边的岩障参差不齐,云雾中的阳光照耀着龙宫的景象。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美的氛围。 接下来的“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石净松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这两句诗通过描述石头的洁净不是因为雨水的冲刷,松树的凉爽不是因为风的吹拂,来强调自然之美的永恒和纯粹。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似乎与鹤、猿等动物一样,对清泉、果实等自然之物有着深深的眷恋。这体现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淡然。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内心的修炼。虽然眼界的尘世虽然被污染,但内心的世界已经通向了佛法。这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修炼,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追求。 最后,“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佛国世界的向往和对佛法无尽的敬仰。莲花国是佛教中的理想世界,而贝叶字则是佛经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国世界的无限向往和对佛法无尽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慈门公的信任。早晚有一天,作者将会登上麟阁,而慈门公将会成为一位伟大的人物。这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慈门公的信任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佛法世界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佛法和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世界的关注和修炼,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参差岩障东,云日晃龙宫。
石净非因雨,松凉不为风。
恋泉将鹤并,偷果与猿同。
眼界尘虽染,心源蔽已通。
莲花国何限,贝叶字无穷。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心源

    读音:xīn yuán

    繁体字:心源

    意思: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
    唐·元稹《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
    宋·邵雍《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疏懒味偏长。”

  • 眼界

    读音:yǎn jiè

    繁体字:眼界

    短语:视界 胆识 耳目

    英语:ken

    意思:目力所及的范围。引申指见识的广度。
    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诗:“眼界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