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意思:准备乘风归去,晁错向槐安回头,什么时候能把簪子。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水调歌头 题西山秋爽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是一首对山中清幽景色的赞美诗,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归隐之志。 首联“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描绘了一幅空山寂静,水月清幽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界。梵呗,即佛教音乐,在这里象征着山林的宁静和清幽。水月影俱沉,则是对山中月色和水光交相辉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颔联“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归隐之志。这里“悠然一境”指的是山林中的清幽境界,而“都不许尘侵”则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洁净化境的敬仰和向往。 颈联“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通过回忆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深刻记忆和怀念。岁晚忆曾游处,表达了作者对曾经游历过的山林景色的怀念;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等细节,描绘出山林傍晚时分的美丽景色;而老衲孤吟的场景,则表达了作者对山中僧侣生活的敬仰和向往。 尾联“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表达了作者对归隐山林的决心和向往。准拟乘风归去,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山林的心愿;错向槐安回首,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悔恨;何日得投簪,则表达了作者决心不再涉足尘世纷扰的决心;而布袜青鞋约,则表达了作者向往山林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清幽景色的赞美和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归隐之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悔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决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许尘侵。
岁晚忆曾游处,犹记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绝顶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云中锡,溪头钓,涧边琴。
此生著几两屐,谁识卧游心?
准拟乘风归去,错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袜青鞋约,但向画图寻。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乘风

    读音:chéng fēng

    繁体字:乘風

    意思:(乘风,乘风)

    1.驾着风;凭藉风力。
    《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宋·苏轼《潮州修韩文公庙记》:

  • 何日

    引用解释

    哪一天;什么时候。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又吟曰:‘儂别去,泪双流,使我揉断离肠何日休。’” 刘大白 《各各作工》诗:“各各作工,各各作工!什么财东,什么雇佣,一样的人,阶级重重!无人不工,何日成功!”

    读音:hé rì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准拟

    读音:zhǔn nǐ

    繁体字:準擬

    意思:(参见准拟,准拟)

    解释: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详细释义:1

  • 槐安

    读音:huái ān

    繁体字:槐安

    意思:槐安国或槐安梦的省称。
    宋·范成大《次韵宗伟阅香乐》:“尽遣余钱付桑落,莫随短梦到槐安。”
    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摺:“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

  • 回首

    读音:huí shǒu

    繁体字:回首

    英语:turn one\'s head; turn round; look back; call to mind; recollect

    意思:(参见迴首)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