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明堂登歌 歌赤帝辞》 匪惟七百。

匪惟七百。

意思:不是只有七百。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梁明堂登歌 歌赤帝辞》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给人一种庄重、典雅的感觉,充满了礼仪的庄重和音乐的和谐。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一种威严而和谐的社会秩序的赞美。 以下是对诗的具体赏析: “炎光在离,火为威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炎热的阳光和火焰,形象地展现了威力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热烈、激情的氛围。 “执礼昭训,持衡受则。”这两句诗强调了礼仪和规则的重要性,执礼和持衡象征着公正和秩序。 “靡草既凋,温风以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推移和气候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感觉。 “嘉荐惟旅,时羞孔备。”这两句诗描绘了丰富的食物和盛宴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丰盛和繁荣。 “齐缇在堂,笙镛在下。”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华丽的服饰和美妙的音乐,进一步营造了庄重而典雅的氛围。 “匪惟七百,无绝终始。”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有序的社会状态的期望,希望它不仅存在于一时,而是能够持久、永恒。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人文、音乐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充满威严与和谐的社会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秩序、礼仪和公正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炎光在离。
火为威德。
执礼昭训。
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
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
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
笙镛在下。
匪惟七百。
无绝终始。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匪惟

    读音:fěi wéi

    繁体字:匪惟

    意思:亦作“匪唯”。

    1.非但;不只。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礼乐是悦,诗书是敦,匪惟摭华,乃寻厥根。”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匪唯无益,

  • 七百

    读音:qī bǎi

    繁体字:七百

    意思:《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后用“七百”称颂封建王朝运祚绵长。
    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赤帝》:“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