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昔游诗》 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

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

意思:稿老师请小停泊,石碇沉泥沙。

出自作者[宋]姜夔的《昔游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是一首描绘洞庭湖壮丽景象和作者内心感受的诗。诗中描绘了洞庭湖的浩渺无际,以及作者在面对大浪时的无奈和感慨。 首联“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直接描绘了洞庭湖的浩渺无际,以及作者在面对大浪时的无助和迷茫。汹汹,形容波涛汹涌;茫茫,形容湖面广阔。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洞庭湖上航行时,面对汹涌的波涛和无边的湖面,感到无法把握自己的处境,充满了无奈和迷茫。 颔联“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描述了作者在船上看到的情况。稿师,船夫;石碇,系船的石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洞庭湖上航行时,船夫请求在小港稍作停留,因为船碇已经沉在泥沙里了。这进一步说明了洞庭湖的广阔和深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洞庭湖的敬畏和赞叹。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通过描绘洞庭湖的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如“是中太无岸,强指苇与莎”,表达了洞庭湖的宽广无边,让人无法找到尽头,只能指着芦苇和莎草来指引方向。又如“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只有青草在顽强地生长。这些诗句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最后,“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白鸟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作者在面对大浪和无边的洞庭湖时,不禁对白鸟产生了羡慕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像白鸟一样,飞入青山阿,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和作者在面对大浪时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
是中太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总下泪,自谓餧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
转盼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作者介绍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泥沙

    读音:ní shā

    繁体字:泥沙

    英语:silt

    意思:
    1.泥土与沙子。
    南朝·梁·刘孝标《东阳金华山栖志》:“夫鸟居山上,层巢木末;鱼潜渊下,窟穴泥沙。”
    唐·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