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画屏风诗 十三》 遥看采菱船。

遥看采菱船。

意思:遥看采菱船。

出自作者[南北朝]庾信的《咏画屏风诗 十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是一首优美的宫闱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华丽而宁静的宫闱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首联“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以珠帘和翠幔的精致描绘,展现了宫闱的华美。玉柙、金钩、翠幔等词,都体现了宫廷的富贵之气。 颔联“荷香熏水殿,阁影入池莲”,进一步描绘了宫闱中的荷香和池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荷香四溢,阁影倒映在池中,莲花摇曳生姿,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颈联“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将视线转向了宫外的景色,平沙、浦口、高柳、楼前,这些景象都显得自然而又生动。 尾联“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诗人最后倚桥而望,远看采菱船在水中摇曳,这一幕充满了诗情画意,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闱和宫外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柙珠帘卷。
金钩翠幔悬。
荷香熏水殿。
阁影入池莲。
平沙临浦口。
高柳对楼前。
上桥还倚望。
遥看采菱船。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关键词解释

  • 采菱

    读音:cǎi líng

    繁体字:埰菱

    意思:(参见採菱)
    古代歌曲名。
    《楚辞招魂》:“《涉江》、《采菱》,发《扬荷》些。”
    王逸注:“楚人歌曲也。”
    南朝·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

  • 遥看

    读音:yáo kàn

    繁体字:遙看

    意思:(遥看,遥看)
    犹遥望。
    南朝·陈徐陵《太极殿铭》:“甘泉远望,观正殿之峥嵘,函谷遥看,美皇居之佳丽。”
    北周·庾信《咏画屏风》:“上桥还倚望,遥看採菱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