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李道士(并叙)》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

意思: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坚持,景佑年间良吏的,在汉州。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李道士(并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颂了一个道士画家的艺术才能和人格魅力,表达了对他高超画技和深厚内涵的赞赏。同时,诗歌也通过描绘道士的人生经历和个性特点,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歌开头提到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和道士尹可元的故事,为后面的内容铺垫背景。然后,通过君子的妻子梦见可元入室生子的情节,引出了得柔这个道士画家的形象。 在描绘得柔的画技时,诗歌用了“妙绝一时”的词语,极力赞扬他的艺术才能。然后,通过对比曹将军和虎头画家的画作,进一步突显了得柔的画技高超。 接下来,诗歌描述了得柔平生戏谑诸公子,穿着布袜青鞋弄云水的个性特点,展现了他豁达洒脱、不拘小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示了得柔这个道士画家的艺术风采和人格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敬仰之情。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如人生的变幻无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练善画,以遗火得罪,当死。
君缓其狱,会赦,获免,时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为李氏子以报。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妇,梦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孙。
幼而善画,既长,读庄、老,喜之,遂为道士,赐号妙应,事母以孝谨闻。
其写真,盖妙绝一时云。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员外郎

    引用解释

    官名。员外,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员外散骑侍郎,简称员外郎。 隋 开皇 时,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次官。 唐 以后,直至 明 清 ,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红楼梦》第二四回:“﹝ 贾政 ﹞如今现已升了员外

  • 员外

    读音:yuán wài

    繁体字:員外

    英语:an ancient official title

    意思:(员外,员外)
    本谓正员以外的官员,后世因此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

  • 驾部

    读音:jià bù

    繁体字:駕部

    意思:(驾部,驾部)
    官职名。掌舆辇、传乘、邮驿、厩牧之事。
    魏·晋尚书有驾部郎;隋初改驾部侍郎,属兵部;唐置驾部郎中,天宝中改驾部为司驾;宋复称驾部;明又改为车驾司,清末废。<

  • 良吏

    读音:liáng lì

    繁体字:良吏

    意思:贤能的官吏。
    汉·晁错《上书言募民徙塞下》:“虽有材力,不得良吏,犹亡功也。”
    《陈书周确传》:“﹝确﹞为政平允,称为良吏。”
    清·钱谦益《兵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