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意思:好啊观世音,全身进入荒草。
出自作者[宋]释允韶的《偈七首》
全文赏析
《偈七首》是宋代僧人释允韶创作的一组诗歌,共有七首。这组诗歌以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体悟和追求。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组诗歌采用了偈颂的形式,即每首诗都以“偈”字开头,结尾则以“哉”字收尾。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便于诵读和传颂。同时,偈颂的形式也使得诗歌具有了一定的韵律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其次,从内容上看,这组诗歌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禅宗境界的追求。在《偈七首》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禅宗境界的向往。如第一首:“青山绿水间,白云深处闲。”这里,诗人将自然景物与禅宗境界相互映照,表达了自己对禅意生活的渴望。
2. 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在《偈七首》中,诗人还通过对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第二首:“世事如浮云,人生若梦幻。”这里,诗人以浮云和梦幻为喻,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从而引发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3. 对禅宗智慧的领悟。在《偈七首》中,诗人还通过对禅宗智慧的领悟,展示了自己的修行成果。如第三首:“一念生无量劫,一念灭无量劫。”这里,诗人通过对一念之间的变化进行描绘,表现了禅宗对时间观念的独特理解,以及对因果律的深刻领悟。
4. 对禅宗修行方法的探讨。在《偈七首》中,诗人还通过对禅宗修行方法的探讨,为读者提供了修行的启示。如第四首:“坐禅看心地,心地本清净。”这里,诗人提倡通过坐禅来观照内心,从而达到心境的清净。
总之,《偈七首》这组诗歌以其简练的形式、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禅宗思想,成为了宋代佛教诗歌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追求和领悟,也为读者提供了修行的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