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哭者》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意思: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闻哭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以及生命的短暂。诗中通过对不同哭声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种种苦难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首联“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诗人以直接描绘邻居家哭声的方式,引出了对人生苦难的思考。这里的“哭声一何苦”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描述,也象征着人生的种种苦难和不幸。 颔联和颈联则分别描述了两个不同的哭声,一个是年轻的丈夫因意外离世,妻子痛不欲生;一个是母亲失去了十七八岁的儿子,悲痛欲绝。这两组画面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也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珍贵。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一句,诗人以一种普遍性的视角,揭示了人生的普遍苦难。这一句不仅是对具体事件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普遍性的思考。 “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这里的“浮生”一词,既指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也指人生的虚无和空洞。 “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诗人以自己的年龄和心态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诗人认为自己已经过了四十岁,对人生的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因此能够自我安慰和自我宽慰。 最后,“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诗人以明镜自喻,表达了面对人生苦难时的从容和淡定。这里的“明镜”既指真实的镜子,也指心灵的明镜,即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描绘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乐观态度。诗人的语言朴素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
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
今朝北里哭,哭声又何切。
云是母哭儿,儿年十七八。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
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
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四邻

    读音:sì lín

    繁体字:四鄰

    英语:neighbourhood

    意思:(四邻,四邻)

    1.犹四辅。天子左右的大臣。
    《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

  • 夭折

    读音:yāo zhé

    繁体字:夭折

    短语:塌台 坍台 倒 崩溃 完蛋 倒台 垮台 溃灭 呜呼哀哉

    英语:abortion

    意思:
    1.短命早死。

  • 如此

    读音:rú cǐ

    繁体字:如此

    短语: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

    英语:so

    意思:这样。
    《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杜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