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梁鼓吹曲 于穆》 缨佩俯仰。

缨佩俯仰。

意思:缨佩俯仰。

出自作者[南北朝]沈约的《梁鼓吹曲 于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和谐、肃穆的君臣场景,展现了隆重的礼仪和乐舞盛况。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表达了对周朝盛世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于穆君臣”展现出君臣之间的和睦氛围。“君臣和以肃”进一步强调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严肃的氛围。 “关王道,定天保”描述了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突显了周朝的盛世气象。“乐均灵囿,宴同在镐”则表现了宫廷内的宴乐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宫廷的欢乐气氛。 “前庭悬鼓钟,左右列笙镛”通过对乐器的具体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宫廷宴乐的盛况。“缨佩俯仰,有则修礼容”则表现了宴会上人们举止得体、礼仪严谨的场景。 “翔振鹭,骋羣龙”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宴会乐舞的壮观场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激昂热烈的氛围。 最后的“隆周何足拟,远与唐比踪”表达了对周朝盛世的赞美,认为其成就足以与远古的唐朝相媲美。 整首诗通过对周朝盛世君臣和睦、宴乐盛况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向往和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于穆君臣。
君臣和以肃。
关王道。
定天保。
乐均灵囿。
宴同在镐。
前庭悬鼓钟。
左右列笙镛。
缨佩俯仰。
有则修礼容。
翔振鹭。
骋羣龙。
隆周何足拟。
远与唐比踪。
作者介绍 沈约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关键词解释

  • 俯仰

    读音:fǔ yǎng

    繁体字:俯仰

    英语:pitching

    意思:(参见頫仰)

    1.低头和抬头。
    《墨子鲁问》:“大王俯仰而思之。”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

  • 缨佩

    读音:yīng pèi

    繁体字:纓佩

    意思:(缨佩,缨佩)
    见“缨珮”。

    解释:1.见\"缨佩\"。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