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舌》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意思:清晨登上高高树,百鸟话泄露。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百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对那些巧舌如簧、善于诡辩、巧言令色的丑恶嘴脸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首句“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用冬天寒风中的树木比喻那些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而那些善于言辞、巧舌如簧的人则如同春风吹拂下的草木,无风自动,多舌多言。这种对比鲜明,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用鸟的羽毛和尖嘴来比喻那些善于诡辩、巧言令色的人。他们没有华丽的言辞,却能巧妙地运用尖嘴进行诡辩和攻击,让人防不胜防。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进一步描绘了这些人的特点,他们如同高高的树上的鸟儿,总是能够抓住机会,窃窃私语,泄露机密或诡辩言论,让人感到可恶和可恨。 “只未学凤凰,有亦学不彻”,这是对那些善于诡辩、巧言令色的人的讽刺和批评。他们没有凤凰那样的高贵品质和道德修养,却总是想模仿凤凰的样子,但总是学不彻、学不到位,让人感到可笑和可悲。 最后,“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是对那些善于诡辩、巧言令色的人的悲叹和同情。他们虽然有着出色的口才和辩论能力,但却往往因为过于追求名利和权力而失去了做人的底线和尊严,最终遭受了惨重的后果。 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对鸟儿的比喻和对人的讽刺,表达了对那些善于诡辩、巧言令色的人的批判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真实、善良、道德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漏泄

    解释

    漏泄 lòuxiè

    (1) [leak]∶[水、光线等]流出或透出

    汽缸漏泄

    (2) [reveal secret;divulge]∶泄漏;走漏

    漏泄试题

    引用解释<

  • 百鸟

    读音:bǎi niǎo

    繁体字:百鳥

    英语:lark

    意思:(百鸟,百鸟)
    各种禽鸟。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天美禹德而劳其功,使百鸟还为民田。”
    北周·庾信《

  • 鸟言

    读音:niǎo yán

    繁体字:鳥言

    意思:(鸟言,鸟言)

    1.犹鸟语。鸟鸣声。
    唐·刘禹锡《洛中早春赠乐天》诗:“花意已含蓄,鸟言尚沈吟。”

    2.说话似鸟鸣。比喻难以听懂的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