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常咏遗风,著为十六篇。
意思:过去经常唱给风,著为十六篇。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访陶公旧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陶渊明的赞美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品格、生活态度和诗歌艺术的敬仰之情。
首句“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描绘了陶渊明的品格,他的人格高尚,不受世俗的玷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同灵凤不啄膻香。这表达了陶渊明的清高和独立性,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
“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表达了对陶渊明出生的时代背景的感叹,他生活在晋宋之间,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但陶渊明却能在那个时代保持自己的品格和信念,这是非常难得的。
“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永惟孤竹子,拂衣首阳山。”表达了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和态度,他有自己的坚守,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他效仿孤竹国的两个王子,抛弃荣华富贵,选择在首阳山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慕尊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荣利,老死此。”这几句表达了陶渊明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酒和琴这些物质享受,却向往像孤竹子的两位王子那样,遗世独立,老死在这个世界上。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表达了对清贫、高洁、不随波逐流的品质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动荡时代中保持自己信念和原则的人的敬仰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