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李正封

--李正封

意思:--李正封< br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由多首诗组成,每首诗都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主题。 第一首诗《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轻松与紧张,以及军中生活的日常。诗人描绘了在军中谈笑风生的场景,灯光下观棋的情景,月暗秋城中战鼓的回响。这些描绘展现了军中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第二首诗《羁客方寂历,惊鸟时落泊。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壮志难酬的悲凉。诗中的“壮气衰”和“寒砧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第三首诗《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看法,他认为君主应该重用有才能的人,而不是欺凌弱小。同时,他也赞扬了军队的英勇和智谋,以及悬赏捉拿敌人的正义行为。 第四首诗《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表达了诗人对军事的厌恶和不屑,他认为自己平生耻于谈论兵法,因此不会轻易承诺任何事情。然而,他仍然感激那些对他有恩义的人,但谁又能真正论功行赏呢? 最后一首诗《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害。何当铸剑戟。相与归台阁》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对敌人的愤慨。他希望铸剑戟,结束战争,让人民回归安宁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些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政治、人民和未来的不同看法和情感。这些诗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矛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灯明夜观棋,月暗秋城柝。
--李正封羁客方寂历,惊乌时落泊。
语阑壮气衰,酒醒寒砧作。
--韩愈遇主贵陈力,夷凶匪兼弱。
百牢犒舆师,千户购首恶。
--李正封平生耻论兵,末暮不轻诺。
徒然感恩义,谁复论勋爵。
--韩愈多士被沾污,小夷施毒蠚。
何当铸剑戟。
相与归台阁。
--李正封室妇叹鸣鹳,家人祝喜鹊。
终朝考蓍龟,何日亲烝礿。
--韩愈间使断津梁,潜军索林薄。
红尘羽书靖,大水沙囊涸。
--李正封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