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高台》 毛衣摧颓。

毛衣摧颓。

意思:毛衣毁坏。

出自作者[魏晋]曹丕的《临高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台之美的欣赏和对忠诚的执着追求。 首先,诗中的“临台行高,高以轩,中有黄鹄往且翻”等句,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平台,黄鹄在其中翻飞,给人以壮美的视觉享受。这种描绘方式非常生动,让人仿佛置身于高台之上,感受到那种高远、清寒的氛围。 其次,“行为臣,当尽忠,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宜居此宫”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期望皇帝长居此宫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皇帝的敬爱和忠诚。 此外,“鹄欲南游,雌不能随,我欲躬衔汝,口噤不能开”等句,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黄鹄的同情和无奈。诗人想要亲自衔着黄鹄,但因为口噤不能开而无法实现,这种无奈和无助的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 最后,“我欲负之,毛衣摧颓,五里一顾,六里徘徊”等句,则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犹豫。诗人想要背起黄鹄,但因为自己的力量不够而无法实现,这种描绘非常细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意象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台之美的欣赏和对忠诚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真实情感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临台行高。
高以轩。
下有水。
清且寒。
中有黄鹄往且翻。
行为臣。
当尽忠。
愿令皇帝陛下三千岁。
宜居此宫。
鹄欲南游。
雌不能随。
我欲躬衔汝。
口噤不能开。
我欲负之。
毛衣摧颓。
五里一顾。
六里徘徊。
作者介绍 曹丕简介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帝,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关键词解释

  • 毛衣

    读音:máo yī

    繁体字:毛衣

    短语:夹克 紧身衣 雨披 红衣 蓑衣 救生衣 寿衣 嫁衣 球衣 雨衣 防弹衣 浴衣 风衣

    英语:sweater

    意思:<

  • 摧颓

    读音:cuī tuí

    繁体字:摧頹

    解释:1.摧折﹐衰败。 2.困顿﹐失意。 3.毁废。

    详细释义:1.蹉跎失意。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荀济传:『自伤年几摧颓,恐功名不立。』儒林外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