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
意思:来来去去四十年,都成坟墓中尘土。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感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是作者对过去同里人相聚痛饮,欢言话旧,而今故人已逝,旧事已渺,不禁悲从中来的追忆。
首段中,“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描绘了作者与同里人欢聚的场景,大家把酒言欢,畅谈往事,气氛热烈。而“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已非的感慨,四十年过去,故人已逝,旧事已渺,只剩下败屋卖薪的凄凉景象。
中间段中,“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表达了作者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自嘲,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则是作者对自己的境况尚且满意的自我安慰,虽然生活艰难,但作者并未向命运低头。
最后一段,“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是作者对无法给家人提供更好生活的自责和痛苦的抒发,作者无法给家人提供足够的食物,这让他感到非常痛苦和无助。整首诗以作者的内心独白为主,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对现在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家人深深的爱和愧疚。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通过作者的回忆和自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苦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的爱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