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眼病二首》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意思:桌上随便铺龙树论,盒子里假捻决明丸。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眼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迷茫的感觉,主要描绘了诗人眼疾的困扰和求医的过程。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诗人眼疾的痛苦和求医的艰辛。 首联“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视野中散乱的雪花和蒙胧的物体,暗示了诗人眼疾的严重程度。 颔联“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视力障碍,即使在晴朗的天气下,他的视野也像笼罩在雾中一样模糊。 颈联“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通过僧人和医生的言论,揭示了诗人眼疾的可能原因。 尾联“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则表达了诗人治疗眼疾的过程和结果,显示出治疗的效果不佳,病情依然严重。 这首诗的整体情感色调比较沉闷,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眼疾的困扰和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比喻都非常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痛苦和困境。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疾病和生活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散乱空中千片雪,蒙笼物上一重纱。
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
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
两头治疗何曾瘥,药力微茫佛力赊。
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
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
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
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龙树

    读音:lóng shù

    繁体字:龍樹

    英语:LONG Shu

    意思:(龙树,龙树)

    1.印度古代高僧。
    释迦灭后七百年出世于南天竺,为马鸣菩萨弟子迦毘摩罗尊者之弟子。着作

  • 决明

    读音:jué míng

    繁体字:決明

    英语:Cassia tora

    意思:(决明,决明)
    植物名。豆科。一年生草本。偶数羽状复叶。夏秋开花,花黄色。荚呈长角状,略有四棱。原产热带美洲,我国各地皆有

  • 中虚

    读音:zhōng xū

    繁体字:中虛

    意思:(中虚,中虚)

    1.指胸腔。
    《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
    杨倞注:“心居于中空虚之地。”
    梁启雄释:“指人体上的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