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樊上漫作》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意思:离城五六里,小船来到门前。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樊上漫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漫家郎亭、樊水、茅舍、寒泉、双石峰、渔父生活等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位置和前往漫家郎亭的路线。诗人漫无目的的漂泊在漫家郎亭下游的樊水边,离城五六里,扁舟即可以到漫家郎亭前。这种自然随意的方式,为诗人接下来的田园生活描绘做了铺垫。 颔联“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诗人进入漫家郎亭附近的山村,看到的是山竹环绕的简陋茅舍,庭院里流淌着清冽的寒泉。屋后是高耸的双石峰,景色秀美,令人流连忘返。这里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乐趣。 颈联“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诗人描绘了山村四邻的生活状态,他们都是以耕钓为生的渔父。近渚多闲田,说明这里是一个适合耕种和捕鱼的地方。诗人想要效仿四邻,学习耕钓,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度晚年。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没有过多的情感抒发,而是通过描绘景色和人物生活来传达情感,给人以宁静、淡泊之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当前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漫家郎亭下,复在樊水边。
去郭五六里,扁舟到门前。
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
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四邻皆渔父,近渚多闲田。
且欲学耕钓,于斯求老焉。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