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
意思:没有端再洒黄昏雨,吹出春愁不肯消失。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题洛尾亭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洛尾亭边淮汴交,来波去浪恨迢迢。
无端更洒黄昏雨,吹作春愁不肯消。》是一首描绘水边景象,抒发春愁的优美诗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洛尾亭边淮汴交”,描绘了洛尾亭畔淮河与汴河交汇的壮丽景象,显示出水流的交汇与交融,富有动态之美。洛尾亭位于洛阳之滨,汴河和淮河分别通向汴京和江淮地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水路交通的重要节点。
“来波去浪恨迢迢”,进一步描绘了波涛汹涌、浪花滔滔的景象,象征着生活的起伏不定,既有欢乐又有困难。这句诗中的“恨”字,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起伏时,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无端更洒黄昏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雨水洒落在水边的凄凉景象。这里的“无端”表示无缘无故、没有预料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突如其来的黄昏雨的惊讶和无奈。
“吹作春愁不肯消”,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描绘了春愁的产生和持续。这里的“春愁”可以理解为人们对春天来临后,生活变化和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忧虑和不安。这句诗中的“吹”字,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影响,使春愁无法消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洛尾亭边淮汴交汇的壮丽景象,以及黄昏时分雨水带来的凄凉和春愁无法消散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