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柳》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意思:乱鸦三四点,我坐着聊天无聊。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寒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愁绪和忧虑。 首先,诗人通过“自别西风憔悴甚”描绘了自己在秋风中的憔悴形象,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上的困苦和疲惫。接下来,“冻云流水平桥”则描绘了秋天的天气景象,给人一种冷清和寂静的感觉。 “并无黄叶伴飘飘”一句,诗人通过描述没有黄叶陪伴的飘摇,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而“乱鸦三四点”则描绘了乌鸦的乱飞,这不仅增加了秋天的荒凉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愁坐话无憀”一句,诗人以“愁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不安,而“无憀”则表达了这种忧愁的无处宣泄。整句诗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这种情感既有身体上的困苦和疲惫,也有精神上的孤独和无助。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衬托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最后,“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两句诗,诗人以春天的景象预示着新的一年的事情将会更加美好,并再次回到小楼中重温旧梦。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期待,也暗示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
并无黄叶伴飘飘。
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
好留蛮样到春宵。
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三四

    读音:sān sì

    繁体字:三四

    意思:
    1.犹言再三再四。
    《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欧阳修《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

  • 无憀

    读音:wú liáo

    繁体字:無憀

    意思:(无憀,无憀)

    1.处于困境,无以为生;无所依赖。
    唐·白居易《论王锷欲除官事宜状》:“臣又闻王锷在镇日,不恤凋残,唯务差税,淮南百姓,日夜无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