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奉答吉邻机宜》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意思:狡猾的敌人趁着秋季多次包围,上书公却请求军队。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奉答吉邻机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包拯的,对包拯在边疆战事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联“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敌人乘着秋天的机会屡次合围,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包拯却独自请求朝廷派出偏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包拯的敬佩之情,他能在紧张的局势中保持清醒,主动请缨,显示了他的胆略和智慧。 颔联“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则描绘了包拯在边疆的子弟们表现出色,如同庭中的芝兰一样秀美。同时,他也因为威名远扬,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包拯子弟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进一步描述了包拯在边疆的功绩,他能够指挥千里之外的军队,而三衙的空席子也让人思考谁能胜任。这一联表达了对包拯的赞扬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应该如何任用人才。 尾联“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表达了作者对包拯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与包拯再次相见时,能够看到他为朝廷筑造新的基础。这一句充满了对包拯未来的期待和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包拯在边疆战事中的表现进行赞美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应该如何任用人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包拯的敬仰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书公

    读音:shū gōng

    繁体字:書公

    意思:(书公,书公)
    指衙门里的书办。
    《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晁大舍又央差人请了刑厅掌案的书公来到下处,送了他五十两谢礼,央他招上做得不要利害,好指望后来开释。那书办收了

  • 偏师

    读音:piān shī

    繁体字:偏師

    英语:auxiliary force

    意思:(偏师,偏师)

    1.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左传宣公十二年》:“韩献子谓桓子曰:‘

  • 合围

    读音:hé wéi

    繁体字:合圍

    英语:surround; encircle

    意思:(合围,合围)

    1.四面包围。
    《礼记王制》:“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

  • 黠虏

    读音:xiá lǔ

    繁体字:黠虜

    意思:(黠虏,黠虏)
    狡猾的敌人。
    《后汉书伏湛传》:“且渔阳之地,逼接北狄,黠虏困迫,必求其助。”
    唐·白居易《备边并将置帅策》:“然后据便宜之地,扼要害之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