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意思:狡猾的敌人趁着秋季多次包围,上书公却请求军队。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次韵奉答吉邻机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包拯的,对包拯在边疆战事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联“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敌人乘着秋天的机会屡次合围,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包拯却独自请求朝廷派出偏师。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包拯的敬佩之情,他能在紧张的局势中保持清醒,主动请缨,显示了他的胆略和智慧。
颔联“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则描绘了包拯在边疆的子弟们表现出色,如同庭中的芝兰一样秀美。同时,他也因为威名远扬,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名字。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包拯子弟的赞赏,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颈联“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进一步描述了包拯在边疆的功绩,他能够指挥千里之外的军队,而三衙的空席子也让人思考谁能胜任。这一联表达了对包拯的赞扬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应该如何任用人才。
尾联“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表达了作者对包拯的期待和祝愿,希望与包拯再次相见时,能够看到他为朝廷筑造新的基础。这一句充满了对包拯未来的期待和祝愿,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包拯在边疆战事中的表现进行赞美和评价,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应该如何任用人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包拯的敬仰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