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蝶恋花·手剔银灯惊炷短》 手剔银灯惊炷短,拥髻无言,脉脉生清怨。

手剔银灯惊炷短,拥髻无言,脉脉生清怨。

意思:手挑银灯惊炷短,拥有发髻不说话,脉脉何生怨。

出自作者[近代]王国维的《蝶恋花·手剔银灯惊炷短》

全文创作背景

王国维的《蝶恋花·手剔银灯惊炷短》的创作背景与词人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词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当时王国维已经与妻子莫氏结婚十年,但由于词人长期漂泊在外,与妻子聚少离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天,王国维回到家乡海宁,发现妻子莫氏因操劳家事,容颜憔悴,与他记忆中的形象差别很大,词人心中十分凄楚。这首词或许就是此时而作,表达了词人对妻子深深的愧疚与怜惜之情。同时,也有人认为这首词反映了当时光绪皇帝与中宫的感情不和,但更多人倾向于认为这只是一首以对女子心理细腻描写取胜的“花间”风格的艳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手剔银灯惊炷短,拥髻无言,脉脉生清怨。
此恨今宵争得浅,思量旧日恩情遍。
月影移帘风过院,待到归来,传尽中宫箭。
故拥绣衾遮素面,赚他醉里频频唤。
作者介绍
王国维(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汉族,浙江省海宁人。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研究哲学与美学,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成就卓越,贡献突出,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关键词解释

  • 脉脉

    读音:mò mò

    繁体字:脈脈

    短语:多愁善感 痴情 一往情深

    英语:affectionately

    意思:(脉脉,脉脉)

    1.同“眽眽”。凝视貌。

  • 言脉

    读音:yán mài

    繁体字:言脈

    意思:(言脉,言脉)

    1.谓诊脉以治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2.犹言路。指向朝廷提出批评或建议的途径。<

  • 清怨

    读音:qīng yuàn

    繁体字:清怨

    意思:凄清幽怨。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详其文体,察其余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
    唐·钱起《归雁诗》:“二十五絃弹夜月,不胜清怨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