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意思:有老虎开始离开洞穴,熊熊怎么敢抵挡。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猛虎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雄健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林猛虎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猛虎不与麋鹿为伍、不食人肉的处世之道的赞赏,同时也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首段“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描绘了山林傍晚的景色,为整个故事设定了背景。接着,“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以虎的视角展现其威猛,表现出虎的独立、勇敢和无所畏惧。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鋩。猛气吞赤豹,雄威蹑封狼。”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虎的威猛形象,将其塑造成一个具有强大力量和威慑力的角色。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这两句表达了虎的清高和自守,不屑于与猪争食,也不屑于窥觎篱笆和墙内的食物,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这里表达了虎在适当的时机获取食物,即所谓的“当途食人肉”,这是正当的行为,而非贪婪或掠夺。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虎的赞赏,认为虎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而非不祥之兆。
“麋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这里诗人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批评,认为麋鹿也有生命,它们也会受到伤害。
最后,“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这里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批评,认为人们设置陷阱、捕杀生灵的行为是错误的。
整首诗以虎的形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猛虎不与麋鹿为伍、不食人肉的处世之道的赞赏,同时也对人类滥设陷阱、残杀生灵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忧虑。诗中雄健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