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五夜省直》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意思:挽留可惜绸扇,散诞脱纱毛巾。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八月五夜省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惬意心境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和自身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夜晚悠闲自得的场景,表达了其超脱世俗、自足自适的生活态度。 首联“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以天文现象和感觉入手,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舒适。“大火”即心宿二,西落意味着夜已深,而“温风犹袭人”则表现出夏末初秋时节的微暖气候,给人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感觉。 颔联“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通过描绘人物的行为,进一步展现出这种惬意的心境。“留连”表现出对纨扇的珍惜,而“散诞脱纱巾”则表现出诗人的洒脱与自在。 颈联“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则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秋天的气息。“蟾影”即月亮的光芒,“夜色浅”形容夜晚的宁静与淡雅。而“蛩声”即蟋蟀的叫声,“秋意新”则表现出初秋的新鲜气息。 尾联“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的表达。“图书足自适”意味着诗人满足于阅读图书的生活,而“何物更关身”则表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不被外物所扰的心境。 整首诗以夜晚的景色和诗人的生活状态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宁静、惬意的心境和自足自适的生活态度,给人带来一种宁静致远的艺术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纨扇

    读音:wán shàn

    繁体字:紈扇

    英语:round silk fan

    意思:(纨扇,纨扇)
    细绢制成的团扇。
    《西京杂记》卷二:“朱买臣为会稽太守,怀章绶还至舍亭,而国人未知也。

  • 纱巾

    读音:shā jīn

    繁体字:紗巾

    意思:(纱巾,纱巾)
    纱制头巾。
    唐·刘长卿《赠秦系》诗:“向风长啸戴纱巾,野鹤由来不可亲。”
    唐·白居易《香山避暑二绝》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 留连

    读音:liú lián

    繁体字:留連

    英语:linger

    意思:(留连,留连)
    亦作“留联”。

    1.犹滞留,滞积。
    《素问生气通天论》:“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