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意思:最高境界难道可以命名,恨我诗语烦。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龙门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作者游览香积寺,经过龙门时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中通过对龙门山峰高峻、古穴腥风、峭壁爪痕、石楠花、菖蒲根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雄浑、神秘、苍茫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联“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直接点明作者来到香积寺,清晨经过龙门,为整首诗定下基调,充满了神秘和探索的意味。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两句诗中,作者用“孤峰”形容龙门山峰之高峻,仿佛是支撑着苍茫的天空;而“大壑”则比喻深谷,形容裂开如同坤地,即大地。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龙门山峰高峻、雄伟的景象。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龙门的古穴和峭壁,其中“吹腥风”描绘了古穴中的神秘气氛,“挂爪痕”则描绘了峭壁上龙的爪印。这两句诗充满了神秘和惊险的氛围。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这两句诗描绘了龙门的水面和周围的植物,石楠花漂浮在水面,崖边长满了菖蒲根。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探索欲望,他想要了解自然的奥秘,探索其根源。这种欲望和决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诗语过于繁琐的遗憾。这种自谦和自省的精神,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最后,“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和“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看到云雨和日出等景象,表现出一种宏大、壮观的意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神秘、苍茫、清新、自然的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