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陵》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

意思:精灵怎么,人体魄的依据?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上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哀伤思念的诗,主要描绘了对先皇的怀念和哀悼。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零雨霏霏,亦降于桑”以自然环境引出全诗的氛围,细雨霏霏,洒在桑树上,给人一种哀伤的感觉,既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又隐喻着诗人的内心悲痛。 “怆悢中怀,念昔先皇。”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怀着悲伤的心情,思念着已故的先皇。诗歌的情感在这里开始转向明确。 “惟昔先皇,创业孔艰。”这两句诗中对先皇的艰苦创业表示了肯定和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先皇逝去后,留下的空缺和遗憾。 “寤寐兴怀,能不永叹。”诗人无论是在清醒还是梦中,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怀念与悲叹,进一步表现了其对先皇的深深思念。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先皇灵魂和身体的关切,也反映了生者对逝者的无尽牵挂。 “幽明隔绝,曷已其思。”诗人痛惜与先皇阴阳两隔,无法再见,思念之情无法终止。 “堂堂梓宫,在彼高冈。霜露是萃,能不慨伤。”诗人描述了先皇陵墓的庄严,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以及自己对先皇的无尽怀念。 “礼起由情,将情繄物。”诗人认为,礼仪源于情感,而情感又依托于事物。这是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溥斯索矣,庶其罔阙。”诗人表示,他会全面搜寻并妥善安排先皇的祭祀物品,以尽孝道。 “郊社既虔,宗庙孔威。上陵是申,式昭孝思。”诗人在结尾部分再次强调了他对先皇的敬仰和怀念,通过祭祀的方式表达他的孝道。 整首诗充满了对先皇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礼仪、孝道的深入理解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零雨霏霏,亦降于桑。
怆悢中怀,念昔先皇。
惟昔先皇,创业孔艰。
寤寐兴怀,能不永叹。
精灵安所,体魄焉依?
幽明隔绝,曷已其思。
堂堂梓宫,在彼高冈。
霜露是萃,能不慨伤。
礼起由情,将情繄物。
溥斯索矣,庶其罔阙。
郊社既虔,宗庙孔威。
上陵是申,式昭孝思。
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关键词解释

  • 体魄

    读音:tǐ pò

    繁体字:體魄

    短语:体格 筋骨

    英语:physique

    意思:(体魄,体魄)

    1.指尸体。古人认为人死后魂气上升而魄着于体,故称。

  • 精灵

    读音:jīng líng

    繁体字:精靈

    短语:乖巧 趁机 临机应变 敏感 灵 随机应变 快 灵活 乖觉 灵巧 玲珑 机巧 机灵 灵敏 便宜行事 见机行事 机警 机智 敏锐 聪 机敏

  • 安所

    读音:ān suǒ

    繁体字:安所

    意思:
    1.安居,安定地生活。
    《史记秦始皇本纪》:“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汉·焦赣《易林随之贲》:“大姒·夏禹,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