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 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

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

意思:离这里不是漫长的道路,还如千里情。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送淳于秀才兰陵觐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欢言欲忘别,风信忽相惊。”描绘了离别的场景,离别的悲伤被短暂的欢言所掩盖,然而风信之语却突然让人惊觉离别的来临。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语言的对比,突出了离别的突然和令人惊讶。 “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描绘了离别的人在柳浦深深的思念,而春天的兰陵则生出了嫩草,仿佛也在为离别而感到悲伤。这里用柳浦、春草等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的人内心的情感,显得十分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撷芳心未及,视枕恋常盈。”这两句诗描绘了离别的人对彼此的深深眷恋,想要撷取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却总是无法割舍。看着枕头,总是念念不忘,情感常满。这两句诗表达了离别的人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最后,“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虽然离别的人将踏上漫长的路途,但他们的情感却如同千里之遥一样深厚。这里用“非长路”来强调离别并不是永远的分别,但“千里情”则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离别带来的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它通过自然景象、语言对比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欢言欲忘别,风信忽相惊。
柳浦归人思,兰陵春草生。
撷芳心未及,视枕恋常盈。
此去非长路,还如千里情。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长路

    读音:cháng lù

    繁体字:長路

    意思:(长路,长路)
    远路。
    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唯念离别苦,努力登长路。”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