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昆仑使者》 何处偏伤万国心?

何处偏伤万国心?

意思:什么地方偏伤万国心?

出自作者[唐]李贺的《昆仑使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首联“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诗人以“昆仑使者”指代远在边疆的亲人,他们没有传来消息,令人担忧。茂陵烟树,一个凄凉的景象,诗人用它来象征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忧虑。 颔联“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诗人用金盘玉露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自然之气的无所不在。然而,这种元气茫茫,却无法收束,也象征着国家命运的迷茫和未知。 颈联“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诗人用麒麟和虬龙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石文裂,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红枝折,则暗示着事物的衰败和消逝。 尾联“何处偏伤万国心?中天夜久高明月”,诗人以明月为象征,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明月高悬,象征着思念和孤独,也象征着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深沉而真挚。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之景和历史变迁,展现了时代的沧桑和历史的沉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昆仑使者无消息,茂陵烟树生愁色。
金盘玉露自淋漓,元气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龙鳞下红枝折。
何处偏伤万国心?
中天夜久高明月。
作者介绍 李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因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关键词解释

  • 万国

    读音:wàn guó

    繁体字:萬國

    英语:Countries in the world, many countries.

    意思:(万国,万国)
    万邦;天下;各国。
    《易干》:“首出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