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竞利,百姓不聊生。
意思:众人都争利,百姓民不聊生。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罪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盗贼干戈后,安知有太平》是一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批判和忧虑的诗。它通过对战争、贪利、百姓苦难等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
首联“盗贼干戈后,安知有太平”,描绘了战乱后的社会景象,盗贼横行,干戈相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无人预见到和平的到来。这一联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期待。
颔联“众人皆竞利,百姓不聊生”,描绘了人们为了利益而争斗,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对比众人和百姓的生存状态,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
颈联“国用何能足,官曹未易清”,表达了对国家财政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官吏贪污腐败的批判。这一联通过描述国家财政的不足和官吏的不清廉,揭示了社会的腐败问题,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望。
最后一句“汉家政虚耗,第一莫言兵”,直接点明主题,批评汉家的政治是空耗无益的,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战争和兵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汉家政治的失望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反思战争的危害,寻求和平之路。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诗人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传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