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九月见梅花》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意思:远方的客人想边草,我根暗沙漠沙。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九月见梅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九月的诗,诗中描绘了江南的温暖气候和九月的梅花盛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边疆的思念和对孤根在沙漠中的梅花的同情。 首联“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诗人以温暖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九月份,梅花盛开的景象。这里诗人运用了反常的写法,以寒冷的北方为参照,突出江南的温暖,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的坚韧精神。 颔联“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诗人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和对于边疆的思念,表达了对孤根在沙漠中的梅花的同情。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将边疆的荒凉和沙漠的孤寂与梅花联系起来,使得梅花更加具有象征意义。 颈联“何曾逢寄驿,空自听吹笳”,诗人通过描绘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场景,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这里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想象相结合,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尾联“今日樽前胜,其如秋鬓华”,诗人以酒宴为引子,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生命的珍视。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今日的美好与秋鬓华发的无奈进行对比,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九月的景象和对于边疆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也通过虚实结合和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和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南风土暖,九月见梅花。
远客思边草,孤根暗碛沙。
何曾逢寄驿,空自听吹笳。
今日樽前胜,其如秋鬓华。
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远客

    读音:yuǎn kè

    繁体字:遠客

    英语:guest from afar

    意思:(远客,远客)

    1.远方的来客。
    《楚辞九辩》:“去乡离家兮徕远客,超逍遥兮今焉薄?”宋

  • 碛沙

    读音:qì shā

    繁体字:磧沙

    意思:(碛沙,碛沙)
    水中沙堆。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面艽野兮悲桥梓,溯急流兮苦碛沙。”

    解释:1.水中沙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