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秋诗》 秋兰徒晚绿。

秋兰徒晚绿。

意思:秋兰只晚绿。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咏秋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悲凉的秋思之感。诗人以秋兰、流风、飙尘等自然景物作为拟人化的象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绪。 “秋兰徒晚绿,流风渐不亲”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兰草在晚风中孤独地绿着,而流风则渐行渐远,不再亲近。这里既表现了季节的转换,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飙我垂思幕,惊此梁上尘”一句中,诗人用飙风掀起思幕,惊起了梁上的尘土,形象地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涌动和激荡。这里的飙风、思幕、梁上尘都是生动的意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沈阴安可久,丰景将遂沦”意味着阴沉的天气不会持久,美好的景色也会逐渐消失。这里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最后的“何由忽灵化,暂见别离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和别离之苦的无奈和哀叹。 整首诗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思念、无奈和哀叹。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兰徒晚绿。
流风渐不亲。
飙我垂思幕。
惊此梁上尘。
沈阴安可久。
丰景将遂沦。
何由忽灵化。
暂见别离人。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秋兰

    读音:qiū lán

    繁体字:秋蘭

    意思:(秋兰,秋兰)
    秋日的兰草。
    《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汉·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