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禅定指迷歌》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意思:生活常清湛湛,不坐着时才是。

出自作者[宋]张伯端的《禅定指迷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禅修和佛性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于禅修的见解和对于佛性的理解。 首先,诗人用如水般的比喻来形容禅修的境界,表达了禅修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就像水一样,风波自止。这种境界需要长期的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 其次,诗人强调了见性的重要性。在禅修中,只有通过明见自己的本性,才能真正达到定和慧的境界。如果本性在见中明亮,那么见就会在性中自然安定下来。 第三,诗人描述了定和慧的无穷智慧运用,这是被称为诸佛的神通。这种智慧运用是无边无际的,是真正的佛法。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禅修的追求和理解。他试图探究禅修的本质和作用,但发现十方虚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追寻。这种空灵的状态是不可寻的,但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状态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执著于任何东西。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禅修和佛性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放下一切束缚,与世无争,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宁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来禅性如水,体静风波自止。
兴居湛湛常清,不独坐时方是。
今人静坐取证,不道全在见性。
性於见里若明,见向性中自定。
定成慧用无穷,是名诸佛神通。
几欲究其体用,但见十方虚空。
空中杳无一物,亦无希夷恍惚。
希恍既不可寻,寻之却成乖失。
只此乖失两字,不可执为凭据。
本心尚乃如空,岂有得失能所。
但将万法遣除,遣令净尽无馀。
豁然圆明自现,便与诸佛无殊。
色身为我桎梏,且恁和光混俗。
举动一切无心,争甚是非荣辱。
生身只
作者介绍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关键词解释

  • 时方

    读音:shí fāng

    繁体字:時方

    英语:Current Prescription

    意思:(时方,时方)
    指宋·元以来通行的药方。对“古方”、“经方”而言。
    清·陈念祖有《时方妙用

  • 兴居

    读音:xīng jū

    繁体字:興居

    意思:(兴居,兴居)
    指日常生活。犹言起居。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食饮有度,兴居有节。”
    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去冬伏奉所赐教,旋又李献甫过此,甚得

  • 湛湛

    读音:zhàn zhàn

    繁体字:湛湛

    意思:
    1.露浓貌。
    《诗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阳不晞。”
    毛传:“湛湛,露茂盛貌。”
    《初学记》卷十三引三国·魏·王肃《宗庙颂》:“

  • 不独

    读音:bù dú

    繁体字:不獨

    短语:不单 不光 不仅 不但 不只 非但

    英语:not only

    意思:(不独,不独)
    不但,不仅。
    《韩非子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