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和韩持国京师雪》 狐冰疑在耳,狸玉刻成蹄。

狐冰疑在耳,狸玉刻成蹄。

意思:狐狸冰怀疑在罢了,狐狸玉刻成蹄。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次韵和韩持国京师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寒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严寒的喜爱之情。 首联“寒威无远近,素色混高低。”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无所不在,白色的雪色覆盖了高低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一片统一的白色世界。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寒冷而纯净的世界。 颔联“玉路平何广,天形浩莫倪。”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象,道路被雪覆盖,平坦而广阔,天空的形状在雪中显得浩渺而神秘。这一联通过视觉和空间感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而神秘的冬日世界。 颈联“压阶宁辨玉,封谷不须泥。”描写了雪覆盖了台阶,已经分不清是雪还是玉,而雪封住了山谷也不再需要泥土。这一联通过对比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厚重和力量。 随后,诗人在尾联中表达了对冬天的喜爱之情。“殄厉非乖候,资农必慰黎。”诗人认为严寒并不是灾难,而是对农人的安慰,对害虫的殄灭。这种对严寒的积极看法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全诗通过对冬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寒冷而美丽的冬日世界。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冬天的描绘,传达了对农人的关怀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威无远近,素色混高低。
玉路平何广,天形浩莫倪。
压阶宁辨玉,封谷不须泥。
殄厉非乖候,资农必慰黎。
大输中府帛,杂有上公圭。
星弁交光众,珠旒动影迷。
淩波妃度洛,销鼎士烹齐。
工镂樽奇兽,鲜妆印女奚。
帘开白羽扇,桥跨半轮霓。
走哭生氂犬,奸埋缩壳蠵。
力狂墀下马,声橾树头鸡。
团缀花争发,燖庖羜已到。
猎人初逐迹,饥鸟未辞栖。
冻酒谁能贳,危楼不厌跻。
狐冰疑在耳,狸玉刻成蹄。
可席纤腰舞,盈盘素手携。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狐冰

    读音:hú bīng

    繁体字:狐冰

    意思:传说狐善听,当它听出冰下无流水声时,方从冰上走过。故以“狐冰”称坚硬的河冰。
    唐·许浑《经故丁补阙郊居》诗:“死酬知己道终全,波暖狐冰且自坚。”
    明·许三阶《节侠记

  • 玉刻

    读音:yù kè

    繁体字:玉刻

    意思:
    1.像玉石刻成的,形容形态美观。
    唐·皮日休《石榴歌》:“玉刻冰壶含露溼,斓斑似带湘娥泣。”

    2.对刻本的美称。
    宋·秦观《怀李公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