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补陀岩颂》 修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

修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

意思:修罗身量等须弥山,进入藕丝孔逃向北追击。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补陀岩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修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补陀岩下不战人,八万魔军皆解甲。》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描绘了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来深入赏析这首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修罗身量等须弥”,修罗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神祇,其形象特征为身躯巨大,须弥山作为背景,显示出诗人的身体高大,与须弥山等高,这是对诗人自身形象的高度赞美。而“身量等须弥”也象征着诗人有着广阔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入藕丝孔逃追北”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如同微尘般渺小,难以察觉,如同藕丝一般难以把握,但诗人却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巧妙地避开追捕,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补陀岩下不战人”中的“补陀岩”是佛教圣地之一,象征着智慧和宁静。诗人在此处不战而胜,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勇气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争,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最后,“八万魔军皆解甲”,更是将诗人的形象推向了高潮。八万魔军是佛教中与佛对立的力量,代表着世俗的纷争和困扰。但在这里,他们却解甲投降,表明诗人的智慧和力量已经战胜了所有的困扰,达到了无争无斗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寓意,描绘了一种超凡入圣的境界,赞美了诗人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越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修罗身量等须弥,入藕丝孔逃追北。
补陀岩下不战人,八万魔军皆解甲。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修罗

    读音:xiū luó

    繁体字:修羅

    意思:(参见修罗,脩罗)

    解释:1.梵语asura的译音,\"阿修罗\"的省称。意译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印度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住在海底,常与天神

  • 藕丝

    读音:ǒu sī

    繁体字:藕絲

    英语:fibre of lotus root

    意思:(藕丝,藕丝)

    1.莲藕折断后,藕丝仍相连续,因以喻情意绵绵。
    唐·韩偓《春闷偶成十二

  • 身量

    读音:shēn liàng

    繁体字:身量

    英语:height; stature

    意思:
    1.人体的高度。
    《金瓶梅词话》第六五回:“这孩子,倒也好身量,不相十五岁,倒有十六七岁的。

  • 追北

    读音:zhuī běi

    繁体字:追北

    意思:追击败兵。
    《吕氏春秋首时》:“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史记晋世家》:“齐师败走,晋追北至齐。”
    《金史斡璋传》:“败之,追北四十余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