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萧大山赴新兴令》 鱼婢蟹奴供俎豆,马入龙户杂耕桑。

鱼婢蟹奴供俎豆,马入龙户杂耕桑。

意思:鱼小蟹奴供祭祀,马进入龙户杂耕桑。

出自作者[宋]乐雷发的《送萧大山赴新兴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翡翠芙蓉去路荒”,描绘了诗人离开繁华的城市,踏上荒凉小路的情景,暗示着新的旅程和生活的变化。翡翠是一种美丽的鸟,芙蓉则是芙蓉花,这里可能象征着乡村的美丽和宁静。 “许浑诗里认封疆”则引用了许浑的诗,表达了作者在诗中找到了这个乡村的标志,意味着他已经找到了新的归宿。 “鱼婢蟹奴供俎豆,马入龙户杂耕桑”这两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鱼和蟹成为了这里的主人,人们将马也融入到乡村生活中,与龙户一起耕种桑树。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两句“澹翁应解知心事,试汲寒泉荐瓣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相信这里的澹翁能够理解他的心事,于是他尝试从寒泉中汲水,向澹翁献上香火,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感激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翡翠芙蓉去路荒,许浑诗里认封疆。
昔闻古佛传宗印,今得吟仙绾县章。
鱼婢蟹奴供俎豆,马入龙户杂耕桑。
澹翁应解知心事,试汲寒泉荐瓣香。

关键词解释

  • 鱼婢

    引用解释

    1.鳑鲏鱼的俗称。《尔雅·释鱼》“鱊鮬,鱖鯞” 晋 郭璞 注:“小鱼也,似鮒子而黑,俗呼为鱼婢, 江 东呼为妾鱼。”按,鱊鮬、鳜鯞,即鳑鲏鱼。

    2.泛指小鱼。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之二:“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 清 赵翼 《青山庄歌》:“跳波鱼婢能知乐,挂槛鸚哥解劝餐。”

    读音

  • 蟹奴

    读音:xiè nú

    繁体字:蟹奴

    意思:
    1.俗称蟹子。又称蟹寄生。幼体自生生活,成体寄生。形如小袋,突露在蟹的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的腹面,其根状分枝突起穿入蟹体全身各部分内,吸取养料。随寄主分布于浅海。
    唐·段

  • 豆马

    读音:dòu mǎ

    繁体字:豆馬

    意思:(豆马,豆马)
    旧时巫术,谓撒豆成马。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二》:“小二知书善解,凡纸兵豆马之术,一见辄精。”参见“豆人纸马”。

  • 耕桑

    读音:gēng sāng

    繁体字:耕桑

    意思: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身率妻子,戮力耕桑。”
    唐·韩愈《和卢郎中云夫寄示盘谷子歌》:“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