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人淮。
意思:燕山漕运粮食开始航海,浙江水移家半人淮。
出自作者[宋]林景熙的《浙中饥甚六月一雨颇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雨余灯火坐茅齐,此夕田家有好怀》。首先,这首诗的标题就充满了诗意,描述了在雨后夜晚,坐在茅屋中的田家情怀。诗的开头两句“雨余灯火坐茅齐,此夕田家有好怀”,直接引入了场景和情感,表达了在雨后灯火下的沉思和田家夜晚的温馨情怀。
“造物心终扶畎亩”,这里的“造物”指的是大自然,“畎亩”则是指农田。诗人表达了对于大自然和农田的深深热爱,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始终不忘扶助农田。这种坚韧的精神令人敬佩。
“苍生命已堕颠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生命坎坷的深深同情。在“苍生”和“颠崖”之间,诗人看到了生活的残酷,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人淮”这两句诗,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大背景,即战乱和迁徙。诗人通过描绘燕山漕粟和浙水移家的情景,展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
最后两句“贞观三钱谁复识,拥衣数起望台阶”则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于公正的期待。诗人希望有识之士能够理解贞观时期的朴素公正,同时也期待有公正的制度能够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灯火下的沉思、田家情怀、坚韧的精神、社会背景和对于公正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同时,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