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夜俱寂,蒲团清可禅。
意思:万籁寂静夜晚都,蒲团清可替代。
出自作者[宋]释圆悟的《宿友人白云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蒲团上静坐冥想。周围万籁俱寂,只有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和窗户洒在地上。远处的岩石和竹林与泉水相连,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首句“万籁夜俱寂”,以“万籁”形容夜晚的寂静,表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非常安静。接下来的“蒲团清可禅”,说明诗人正在用蒲团打坐,进行禅宗修行。这里的“清可禅”意味着心境宁静,有利于修行。
第二句“林疏窗过月”,描绘了月光透过稀疏的树林和窗户洒在地上的景象。这里的“林疏”形象地表现了树林的稀疏,而“窗过月”则暗示了月光的皎洁。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
第三句“岩远竹通泉”,描述了远处的岩石、竹林和泉水相互连接的景象。这里的“岩远”表现了岩石的距离感,而“竹通泉”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与泉水之间的联系。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象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