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意思:图书又磨灭,碑文版谁知道传?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灵运的《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它通过描绘南方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首先,诗中描述了南州实炎德的景象,即南方地区确实如炎德般炽热,而桂树则凌寒山生长。这里的“炎德”可能指的是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而“桂树凌寒山”则描绘了南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欣赏,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诗中描绘了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的景象。铜陵、碧润、石磴、红泉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接着,诗中引用了隐沦客和肥遯贤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隐沦客是指隐居山林的人,肥遯贤则是指那些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人。这些典故表明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的感慨。这里的“险径”和“天路”分别代表了人生的坎坷和成功的道路。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成功的渴望。 最后,诗人在登羣峯首的过程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悟。他通过描绘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的景象,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同时,他也通过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险径无测度,天路非术阡。
遂登羣峯首,邈若升云烟。
羽人绝髣髴,丹丘徒空筌。
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莫辩百世后,安知千载前。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作者介绍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瑍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四十九。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关键词解释

  • 碑版

    读音:bēi bǎn

    繁体字:碑版

    意思:亦作“碑板”。

    1.碑碣上所刻的志传文字。
    南朝·宋·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

  • 图牒

    读音:tú dié

    繁体字:圖牒

    意思:(图牒,图牒)
    亦作“图谍”。

    1.图籍表册。
    汉·蔡邕《上汉书十志疏》:“道至深微,不可独议。郎中刘洪密于用筭,故臣表上洪,与共参思图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