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意思:楚国一昼夜绿,沿着长江春季草生长。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首联“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描绘了楚地的水色,绿意盎然,春江边上的草也生长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以楚水、春草为媒介,表达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颔联以景抒情,通过描写满目的青青绿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万里伤心归”也暗示了诗人远离家乡的痛苦和无奈。 颈联“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无奈,对于未来的去向感到迷茫,只能在江湾南边空自思念。这里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也有对自己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尾联“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既没有见到故人,月亮也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无法安慰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只有那孤零零的船只,在江上来去漂泊,与诗人相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媒介,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诗人通过对楚水、春草、明月等自然景色的描绘,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迷茫,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深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楚水

    读音:chǔ shuǐ

    繁体字:楚水

    意思:
    1.水名。一名乳水。即今陕西省·商县·西乳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丹水》:“楚水注之,水源出上洛县西南楚山。昔四皓隐于楚山,即此山也。其水两源合舍于四皓庙东,又

  • 春草

    读音:chūn cǎo

    繁体字:春草

    英语:Spring grass.

    意思:
    1.春天的草。
    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春草郁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宋·谢灵运

  • 日夜

    读音:rì yè

    繁体字:日夜

    意思: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唐·杜甫《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