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凉夜竹堂虚》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意思:银漏无声月上台阶,满地栏杆影。

出自作者[宋]范成大的《卜算子·凉夜竹堂虚》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是一首描绘夜晚清凉之景,表达诗人对秋夜的感受和情感的诗。 首句“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描绘了凉夜竹堂的空旷寂静,诗人短暂的睡眠过后,突然醒来。这两句通过“竹堂”、“小睡”、“匆匆醒”等词句,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为读者展现了秋夜的独特景象。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两句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象,月光静静地洒在台阶上,地上映出了栏杆的影子。这种宁静、清冷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凉意。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这几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感受和情感。诗人认为风在梧桐井处是最能传达秋意的,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风赋予了情感和生命。诗人不害怕去驾驭鸾车吹奏玉箫,去寻找秋意,即使露水打湿了衣裳也无所畏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凉夜、竹堂、月光、梧桐井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对秋夜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展现出一种清冷、寂静、宁静的美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凉夜竹堂虚,小睡匆匆醒。
银漏无声月上阶,满地阑干影。
何处最知秋,风在梧桐井。
不惜骖鸾弄玉箫,露湿衣裳冷。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无声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無聲

    短语:寞 门可罗雀 空荡荡 落寞 萧条 背静 冷冷清清 冷静 冷落

    英语:noiselessly

    意思:(无声,无声)

  • 银漏

    读音:yín lòu

    繁体字:銀漏

    意思:(银漏,银漏)
    银饰的漏壶。
    唐·王勃《干元殿颂》序:“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宋·秦观《醉桃源》词:“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

  • 月上

    读音:yuè shàng

    繁体字:月上

    意思:
    1.佛教传说毘摩罗诘之女,母无垢。女生时身上出妙光明胜于月照,因名月上。生未几,即大如八岁之女,容姿端正,求婚者不绝,女告之当自选择。期日,会城内士人,月上女当众升虚空说偈。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