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全州双松堂》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意思:文殊堂下松,永日如琴。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全州双松堂》

全文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松林寺庙场景,并以“文殊堂下松”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寂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这两句,作者运用了比喻手法,以松树的声响比喻为鸣琴,既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则表现了作者身临其境,亲自感受这片宁静的松林场景,形成了读者与诗人的视角合一,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心境。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是整首诗的主旨所在,表达了在这个松林寺庙中,有一位修行人安坐在禅定中,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达到了一种无古无今的寂静状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修行人的宁静状态,形成了一种寂静、悠扬、超脱的意境,使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寂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永日

    读音:yǒng rì

    繁体字:永日

    意思:
    1.长日,漫长的白天。
    《梁书王规传》:“玄冬脩夜,朱明永日。”
    唐·李咸用《宿隐者居》诗:“永日连清夜,因君识躁君。”
    宋·陆游《闲居

  • 鸣琴

    读音:míng qín

    繁体字:鳴琴

    意思:(鸣琴,鸣琴)

    1.琴。
    《韩非子说林下》:“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珮,此人遗我玉环。’”晋·陆机《拟东城一何高》诗:“闲夜抚鸣琴,惠音清

  • 文殊

    读音:wén shū

    繁体字:文殊

    意思:佛教菩萨名。
    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的省称。意译为“妙吉祥”、“妙德”等。其形顶结五髻,象徵大日如来的五智;持剑、骑青狮,象徵智慧锐利威勐。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普贤菩萨

  • 堂下

    读音:táng xià

    繁体字:堂下

    意思:
    1.宫殿、厅堂阶下。
    《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