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木兰花令》 问著洋洋回却面。

问著洋洋回却面。

意思:问着洋洋回却面。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木兰花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宋代词牌《鹧鸪天》的格式,其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一个人对于爱情的渴望和担忧。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个人被另一个人深深吸引,这个人被形容为“人人真攀羡”,显然是让人心生羡慕的对象。这个人在梦中频繁出现,但诗人怀疑他是否对别人有意,这引发了诗人的担忧。 “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段感情的疑虑和困惑,他担心如果对方对别人无意,那为何会在梦中频繁出现呢?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加强了诗人的困惑和疑虑。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决定,他希望对方能够早日回应,以避免自己牵挂对方而心神不宁。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对这段感情的重视和担忧。 “风流肠肚不坚牢,祗恐被伊牵引断。”这两句诗是对对方的担忧,诗人担心对方的感情不坚定,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伤害彼此的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一个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担忧。诗人对对方的感情深切,但又对对方的感情是否坚定感到疑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爱情的态度和担忧,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个人人真攀羡。
问著洋洋回却面。
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
免使牵人虚魂乱。
风流肠肚不坚牢,祗恐被伊牵引断。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洋洋

    解释

    洋洋 yángyáng

    (1) [numerous;copious]∶形容众多或丰盛

    洋洋万言

    (2) [grand;magnificent]∶盛大

    河水洋洋

    (3) [vast]∶广远无涯

  • 回却

    读音:huí què

    繁体字:回卻

    意思:(回却,回却)
    谓回赠。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受聘之后,又回却青丝髮一缕,小生至今藏在身边。”

    解释:1.谓回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