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
意思:虎仗着自己强大的力量,而不保卫自己的皮。
出自作者[明]刘基的《感怀二十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以动物和人为比喻,揭示了强弱、智巧与天道盈亏之间的关系。诗的结构紧凑,意象生动,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首先,诗人以“象以齿自伐,马以能受羁”描绘出两种动物的特点。象因其强大的牙齿而自豪,但却因此遭受砍伐;马则因其能力强大而被驯服。这两个比喻形象地展示了强大力量的双刃剑特性,即力量既可成为优势,也可能成为劣势。
接着,诗人以“猛虎恃强力,而不卫其皮”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猛虎以其强大的力量自豪,却无法保护其皮毛。这再次强调了过于依赖强大力量的危害性,暗示人们要小心防范这种力量可能带来的风险。
然后,诗人转向人类社会,以“世人任巧智,天道善盈亏”揭示了人类智巧与天道的关系。人类往往依赖智巧,但天道却善于使事物盈亏互现。这意味着人类的智巧有时会带来成功,但也可能导致失败,因为天道是变幻莫测的。
最后,诗人以“不见瑶台死,永为天下嗤”作结,以瑶台的死为例,告诫人们要慎重对待智巧和强力,否则将遭到天下的嘲笑。这一结尾既强调了诗的主题,又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强弱、智巧与天道盈亏之间的关系,教导人们要慎重对待力量和智慧,遵循天道的规律,避免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