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禽偷果去,童子借经还。
意思:野禽偷水果去,孩子们借经回。
出自作者[宋]赵师秀的《和鲍县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僧人共同度过一个宁静秋日的诗篇。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闲适。
首句“留僧秋阁上,身自伴僧闲”,直接点明诗人与僧人在秋阁上度过了一个秋天。这里的“留”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与僧人相伴的喜爱,也暗示了诗人愿意一直陪伴着僧人的愿望。而“身自伴僧闲”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闲适的氛围,诗人亲自陪伴着僧人,享受着这份宁静和闲适。
“潄齿临寒水,焚香对远山”,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和僧人面对寒水焚香,远山如画的景象。这里的“临”和“对”二字,表达了诗人和僧人面对自然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情。而“寒水”和“远山”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野禽偷果去,童子借经还”,这两句描绘了秋阁上的日常生活,野禽偷食阁上的果实,童子借阅经书后归还。这些细节描绘出秋阁上生活的平淡和宁静,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最后,“馀兴成诗句,高题屋柱间”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僧人在秋阁上度过一天后,余兴未尽,于是就在屋柱间题诗留念。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秋阁上生活的喜爱,也透露出一种诗人的文人雅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僧人在秋阁上度过一个宁静的秋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闲适。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文人雅兴。